世界杯红牌 / 2025-05-13 00:54:24

四川在线记者 吴平

吕布的方天画戟、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哪个更厉害?

日前,在武侯祠博物馆《大三国志》展的配套讲座中,成都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为公众复原了三国时期兵器的原貌与作战功能,讲述三国真实的战争与英雄故事。

郝勤认为,对两汉三国兵器演变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铁制兵器取代了先秦的青铜兵器,其次是汉匈战争中汉军大规模骑兵集群的出现。当时的制式武器主要有六种,近战短兵器有剑、刀、钩镶;步骑突击用的长兵器为矛、戟。

剑是一种以击刺为主要功能的短兵,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兵器之一。先秦至汉初主要是青铜剑,西汉后为铁剑。剑在西汉后逐渐为环首铁刀所取代,只能排在三国兵器谱第六位。

东汉铁剑(河北涿州岐沟村出土)

河南郑州汉代击剑画像石(河南博物院藏)

相对于剑来说,环首刀迟至汉代才出现,却在国内各地汉代考古发现中多有出土。军队作战时,步卒通常一手执盾(或钩镶)一手执刀砍杀。

东汉环首铁刀(四川绵阳何家山出土,绵阳博物馆藏)

东汉技击表演画像石(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藏)

钩镶是由盾演变而来的一种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为汉代独有,通常与刀、剑等兵器配合使用。钩镶的出现是专为克制“卜”字戟而设计。戟横出小枝被勾束后,持钩镶者即可砍刺对手。汉晋以后,戟逐渐退出战场,钩镶也随之绝迹。因其造型奇特,故排名三国兵器谱第四位。

铁钩镶(绵阳市游仙小枧出土,绵阳市博物馆藏)

“青龙偃月刀”很可能是宋人杜撰的,关羽斩颜良时用的其实是类似矛的刺兵器和环首刀。郝勤介绍,矛、槊、铍、铩等都是同一类兵器,用于刺杀敌人,适用于马战和步战。《三国志》记载:“(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结合考古材料,郝勤认为关羽杀颜良,先用槊、矛、戟一类刺兵器将颜良刺于马下,再用环首刀斩其首而还。

东汉执矛骑俑(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戟是排在第二位的两汉军队主要制式兵器,是矛与戈的组装,具有刺、啄、勾、推等多种功能,马战、步战与车战都适用。因其形似“卜”字,故又称卜字戟,是汉军突击匈奴军队的主要利器。作为农耕民族的汉人按律23岁入伍,骑士须学会骑乘无镫马作战,经历严格痛苦的训练后,才能手执长戟,冲锋击溃匈奴骑兵。汉末三国最著名的骑兵军团为曹操麾下的五千“虎豹骑”。

东汉铁戟(四川绵阳松林坡一号汉墓出土,绵阳市博物馆藏)

东汉执戟骑俑(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弓弩是冷兵器时代战争第一打击武器。分为弓射与弩射。弓射是弓与箭的组合,具有射速快,制作简易,既能步射又能骑射和车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复合弓有效射程可达百米以上。弩是在弓的基础上加装弩臂、弩机、悬刀、望山等装置,其特点是射程远,可达200米以上,是汉军对匈奴的独门兵器与制胜法宝。它操作简单,易于瞄准,缺点是射速慢,张弩需要强大的上肢和腰腿力量。引满一石弩约需27-30公斤力量,这对于现代常人已经是很困难的了,故而一般只适宜于步兵使用。

三国铜箭镞(赤壁镇赤壁古战场采集,赤壁市博物馆藏)

三国吴黄武弩机(湖北江陵纪南城南水门出土,湖北省博物院藏)

三国时期弩的制作发明巅峰是诸葛亮的“诸葛连弩”,至今尚无考古发现。根据《魏氏春秋》:“(诸葛亮)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郝勤推测,诸葛连弩既保持了弩射程远、精确度高、杀伤力强的优点,又克服了弩射速慢的缺点,因而有效提高了以步兵为主的蜀汉军队的战斗力。

图片由武侯祠博物馆提供

中国银行随心智贷审核流程及常见问题解析
奥运女篮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