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踢进世界杯 / 2025-10-08 01:19:06

年号是汉朝之前没有,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选一个好听的名字,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惯例,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感觉以前那个不吉利,换个好听的名字再来,或者这个名字太好了要珍藏起来,不让使用,就如同人改姓名一样,如贞观之治,贞观就是李世民的年号。

一个皇帝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在位35年,年号有14个,一两年换一个,估计是头疼病犯得勤,要改改年号让病好,最后改了14个,病也没改好。

一到明清时,一看太乱,用这么多年号,年号用于铸钱,改一个年号得换一个铸钱模,到明清,除了明英宗、皇太级、同治帝使用过两个年号,其它皇帝一人一个年号,故明清年号大多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洪武、永乐、嘉靖皇帝、康熙等。

如果皇帝在年中去世,继位者不能改年号,必须使用当前年号,第二年才能改元,用新年号,要不一年就会有两个年号。

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对于那些当年即位的,当年又去世的,那就连年号也没有了,对这些皇帝,一般算非正式登基,正统上是不予承认,很多时候连谥号什么都没有,还没享受上说挂了,也没法封呀,反正怎么都是尴尬。

年号制度起源中国,爱中国影响,朝鲜、日本越南都先后年号;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年号,目前年号为“令和”。

帝王有这么多号,让人也记不住,怎么称呼皇帝,成了一门学问,其实分两种称呼,一种是书面上的,帝王的全称,一般是庙号加谥号和尊号,但这个到唐朝后期,名字太长了,没人记得住。

另一种,就是老百姓的称呼,或者说是大家约定俗成的称呼,其实很简单,夏商一般直接称名字,周朝时称谥号,秦朝是就秦始皇、秦二世,反正就这两个。

汉朝以后至元朝称庙号,如汉武帝,但

汉高祖刘邦比较特殊,庙号是汉太祖,谥号是“高皇帝”,合并称汉高祖。

明清时多用年号,

也有用庙号的,如明英宗用庙号,光绪用年号,反正是怎么简单怎么来,叫着顺口叫习惯了,特别是年号,因为铸钱上都用年号,执政时间长,明清时年号一般又不变,大家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室内开关插座怎么选?8 条实用技巧教你避坑【装修干货】
我眼中的《碧藍幻想》:為什麼這款遊戲這麼吸引我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