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红牌 / 2025-08-14 23:54:13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丹唇外朗,皓齿内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些大家很熟悉的描写女性之美的词句,都出自曹植所著《洛神赋》。曹植,曹操的儿子,曹丕同父同母的弟弟。曹植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造诣,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一,其诗文以笔力雄健和辞采华美见长,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南朝文学家谢灵运曾评价其“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这便是成语“才高八斗”的由来。清初文人王士祯论汉魏以来两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就连李白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高论。”
据《洛神赋》序所言,这篇赋写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曹植入京师面圣,在返回封地途中路过洛水边,因“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而作。赋中记述了曹植与洛水女神相遇、相爱、相离的故事,其辞采之华美,描写之细腻,想象之丰富,堪称描写中国古代女性之美的典范之作。洛神又叫宓妃,传说是伏羲氏的小女儿,在洛水边失足溺水而亡,便化作洛神。
曹植所作《洛神赋》中洛神的原型,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对其的猜测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其嫂甄氏。甄氏是曹丕的夫人,相传是一绝世美人。由于曹操和曹丕忙于征战,曹植少年时代一直跟着嫂子。该说法认为,曹植对嫂子日久生情,写《洛神赋》是为了怀念嫂子。实际上纯粹是无稽之谈。一来曹植与甄氏年龄相差太大,二来这事实在有悖伦理。该说法最早见于唐朝李善所著《昭明文选》,是李善给曹植的诗作注时所写,实为后世文人为博眼球所言,不大可信。
展开全文
二,其妻崔氏。该说法认为,曹植写《洛神赋》是为了怀念亡妻甄氏。裴松之注《三国志》有云:“植妻衣绣,太祖登台见之,以违制令,还家赐死”,是说因为曹操看见曹植的妻子衣着过于华美,以违背制令为由,将她送回娘家赐死。这事看起来好像是曹操过于小题大做,实际上,曹操自己及家人一直奉行朴素节俭,且下过严格的军令。乱世必用重典,论法不避亲。崔氏爱美没有错,只可惜生错了时代。那么洛神的原型真的是崔氏吗?崔氏去世时曹植25岁,写《洛神赋》时已经32岁,时间过去了很久。而且曹植的诗文里并没有一篇是写崔氏的,可见二人感情并没有多好。看来这种说法也不能让人信服。
三,比拟自己。即,曹植把自己比作洛神,而赋里自己的那个形象(君王)用来比拟哥哥曹丕。这一说法最为可信,曹植写《洛神赋》是为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哀怨和苦衷。曹植和曹丕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二人年少时关系很好,但后来为争位产生了矛盾。曹丕继位后一直保持着对曹植的猜忌,且愈演愈烈,不仅疯狂打压曹植,还派人监视。曹植曾有文说自己“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封号变了六次,封地换了三次,且都是贫瘠的土地,连穿衣吃饭都成了问题。然而即使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曹植仍然一心为求对魏国效力,却都因曹丕的猜忌被驳回。
曹丕对曹植的猜忌与提防并非毫无道理。曹植自幼聪慧,除了文采出众,书、画、乐皆有造诣,且有着远大的抱负和豪迈的理想,深受曹操喜爱。虽然最终曹操还是将帝位传给了曹丕,但曹植的存在无疑像个不定时炸弹,一直威胁着曹丕。
郁郁不得志的曹植只能将自己的委屈和绝望埋藏在觥筹交错间,诗词文赋里。虽然他没能成为政治家,但却因此成就了一位独一无二的文学大家。其诗文里的气节与风骨,如日月高悬,照耀着后世文坛,经久不衰。
味儿历史研究院 研究生杨橙雪
2019.12.16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梦梦奈是什么萌神库里比赛时为什么老是嚼牙套?原来这是他的秘密武器